-
2008年03月06日
民間斗茶賽與巖茶節(jié) 民間斗茶賽至2003年已經(jīng)舉辦三屆第三屆斗茶賽分為肉桂、水仙、品種三個系列,每個系列設一個狀元、兩個金獎、四個銀獎。評委們通過對參賽茶樣的滋味、香氣、外型、葉底和湯色進行評分。為充分體現(xiàn)武夷巖...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與武夷茶雙絕人寰,著稱于世。 武夷山何時有茶?據(jù)當代茶葉專家陳椽等考證,我國茶葉在二世紀時由西南向東南傳播,不久武夷山就有茶了...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武夷茶鼎盛時期 北宋太平興國初年,朝廷特置龍鳳模印,遣使到建州,監(jiān)造團茶以別一般的庶飲,龍團鳳餅從此誕生。當然也包括產(chǎn)于碧水丹山的武夷奇茗。由于當時崇安尚未建縣,而建州的州治建安縣已為人們所熟知...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朝貢珍品 宋時,由于地方官員的爭寵,武夷巖茶名聲日高,已悄然進入京都皇室,但真正列為貢御之品而生產(chǎn)制作的還在元、明兩朝。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興...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何似武夷奇種好 春秋同挹幔亭峰 “若琛小盞孟臣壺,更有哥盤仔細鋪。破得工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連橫先生一生嗜茶,不僅是一位資深茶人,更對武夷巖茶諳熟于胸,懷有深厚感情,這在其所編修、撰寫的《臺灣通史》和《雅堂...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下梅:見證萬里茶路興衰 下梅 晉商 巖茶 尚茶的人喜歡武夷山的大紅袍,尚茶的人也喜歡下梅,因為下梅與茶的緣份更像一個傳奇——興旺與衰落皆因為茶。因茶留下的文明遺存與今天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6日
美麗動人說茶王①貢茶珍品 古時候,有個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被天心廟的老方丈救回廟中。老方丈見秀才臉色蒼白,體瘦腹脹,便從一個精致的小錫罐里抓出一撮茶...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3日
一宵茶話留千載作者:邵長泉-------------------------------------------------------------------------------- 由于閩南是南明政權反清復明的根據(jù)地,因此南明滅亡后,效忠先朝...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3日
佛教與中國茶文化 佛教促進了茶文化的發(fā)展,茶文化的發(fā)展推動著佛教的傳播,兩者密切相關。佛教僧徒謂“茶禪一味”、“茶禪一體D”,又說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為不發(fā)(抑制性欲)之藥。它有...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3日
禪茶一味的真實寫照作者:邵長泉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儒、佛、道三教同山的文化、秀甲東南的碧水丹山以及馥郁甘醇的巖茶共同繪就了綿延百里的武夷畫卷。在這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中蘊藏著一處佛光普照、禪茶飄...詳細內(nèi)容 |
-
2008年03月03日
烏龍茶誕生記來源:邵長泉-------------------------------------------------------------------------------- 從藥用到解渴,從家用到入貢,從牛飲到品味,從煎煮到?jīng)_泡,人類通過不斷改進茶的飲用方式,以炫耀自身發(fā)...詳細內(nèi)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