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紅袍”尚有真味
讀茶書的時候,蘇東坡的“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范仲淹的“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總感只能意會,欠缺了些。于是數(shù)度深入武夷腹地尋訪,真還有收獲。其中之一便是野生大紅袍。
顧名思義,野生就是沒人問管的,天生天養(yǎng)。在正巖的部分僻險之處,在半巖即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的一些山村,只要有心找、有膽尋,總能在一些古老茶園碰到野生的奇種,與母樹大紅袍同輩的茶樹。茶芽是鮮紅的,茶葉是細長的,做出的味道與品質(zhì),除了常見的焦糖香、蘭花香、水果香外,還會有特殊的奶油香、青苔香。
每年,一對年逾七旬定居深山中的老人,作為一種生活和工作習(xí)慣,都會在采茶時節(jié)東看看西瞅瞅,純手工制成幾斤的野生大紅袍。每值之,就很期待,每得之,就很寶貴,有“一茶在手,萬事無求”的安靜,而在我看來,它所體現(xiàn)的,確如明代張源《茶錄》所述,“表里如一的純香”,千言與萬語,不如吃茶去。(劉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