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散文:武夷巖茶
|
發(fā)布日期:[09-01-16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業(yè)公司] | |
|
平常人們喜歡將種茶樹的地方叫做茶園,那總都是有些“規(guī)模”的。眼前的這些茶樹不是生在巖隙巖縫中,就是長在山溝山凹處,論面積,純屬是“多乎哉,不多也”,稱“園”,未免夸張了些,于是有人就風趣地在前面加了一個修飾詞:“袖珍型”,成了“袖珍型茶園”。從量身裁衣的角度說,我看倒是恰如其分,心中先就給了認可! 〈藭r下起雨來,淅淅瀝瀝,飄飄灑灑。雨珠落在黃花綠葉上,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寂靜的山谷里一時增添了許多熱鬧。遠處是看不見什么了,別說四周都是山遮樹擋著,就是這雨霧也把這里的一切罩了個嚴嚴實實,風兒也不肯透過一絲來;近處呢?也變得有些模糊,我們仿佛也進了另一個天外的世界。
只這茶樹們卻全然不在意,仿佛是見多不怪,仍然張張揚揚瀟瀟灑灑地伸著脖子挺著腰桿舞著腿兒邊揚手跟細雨逗笑,一邊還時不時地和我們這些游客點點頭打打招呼。
也難怪,對于武夷山的巖茶來說,什么樣的風風雨雨沒見過?這點兒小打小鬧算得了什么!正好是惹它來點精神頭兒的引子。
聽說武夷山的茶分正巖茶半巖茶洲茶!霸谏缴险邽閹r茶,水邊者為洲茶!薄皫r茶為上,洲茶次之!闭沾苏f來,天游峰下的那片茶樹雖則地勢略低些,也算是“在山上者”,當數(shù)巖茶之列;眼前這深山峽谷中為大山所呵護為巨樹所遮掩,終年見不得幾絲陽光的茶樹應該就是更標準更正宗也更地道的巖茶了,然而恰恰是這里的茶方才是上等武夷巖茶! ∥湟纳阶钣忻牟璁敂(shù)“大紅袍”!按蠹t袍”長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龍窠中,統(tǒng)共只有三株茶樹。只這三株茶樹就讓武夷山的巖茶身價百倍,據(jù)說那樹上產的茶葉一兩值一百萬元人民幣! ∥湟纳降牟柚靛X值到這個份上,卻從沒有半分奢想,連肥料都不要半點兒。這還不說,哪怕它是長在石頭縫里,也從不要人類多給它半點照顧。當然武夷山的茶樹也不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不是傲視一切,寡人孤家。它是只承受上天的恩澤而不肯輕易打攪世人罷了。事實上,僅就九龍窠中的那三株出了名的茶樹,如果沒有它旁邊高處的巖石滴下的露水滋潤,如果沒有那高處的巖石沖下的苔蘚哺養(yǎng),它也許壓根兒就不會有往日的榮耀,也就不會有今天的無限輝煌。
武夷山人知道武夷巖茶的這個“只講付出,不講索取”的秉性,自然也從不勉為其難,自作多情,只任其自由自在,養(yǎng)乾坤之氣,享天地之樂。武夷山人每年采摘它的嫩葉,制成名貴的“大紅袍”,其中固然有獲取金錢的意思,主要的還在于陶冶人的品性情操,弘揚華夏民族的茶文化,凸現(xiàn)華夏大地的豐富的物產! ∪舨蝗,閩南人何以這般鐘情武夷巖茶,無時無刻都離不開它。
若不然,像我這樣的凡人俗人,喝慣大杯茶的北方佬何以也這般地神往起小茶盅里的玉宇瓊漿,游武夷山,任嘛也沒動心,單單寫了這篇《武夷巖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