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
18、1965年,農(nóng)墾部在崇安茶場召開全國茶場系統(tǒng)現(xiàn)場會。
19、1984年,武夷巖茶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20、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視察崇安茶場。
21、1990年10月1日武夷山舉辦首屆巖茶節(jié)。此后1992年、1993年、1995年、1998年、2003年、2005年連續(xù)舉辦了六屆巖茶節(jié)。
22、經(jīng)發(fā)掘整理的“武夷茶藝”27道流程,首次在首屆巖茶節(jié)演示推廣。
23、1991年11月17日,武夷山舉辦第二屆國際無我茶會。此后1995年、2005年又分別舉辦了第五屆、第十屆國際無我茶會。
24、1994年10月,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視察武夷山茶企業(yè)。
25、1998年3月,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在香港茶葉拍賣會上拍得3.38萬港元。1998年8月,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在第五屆巖茶節(jié)期間競拍得15.68萬元人民幣。2005年4月,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在第七屆巖茶節(jié)期間競拍得20.8萬元人民幣。
26、1999年11月,武夷山舉辦首屆茶王賽,并延續(xù)至今。
27、2001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視察武夷山茶企業(yè)。
28、2001年11月,武夷山舉辦首屆民間斗茶賽,并延續(xù)至今。
29、2002年3月,武夷巖茶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對武夷巖茶實行原產(chǎn)地域產(chǎn)品保護。
30、2002年3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武夷山大紅袍”證明商標。2009年10月,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獲準注冊“正山小種”證明商標。2010年2月,“武夷山大紅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31、2003年2月,武夷山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shù)(茶藝)之鄉(xiāng)”。
32、2005年7月武夷山正山茶業(yè)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金駿眉,首創(chuàng)了紅茶的新種類。2007年推向市場,金駿眉成為武夷紅茶的極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全面地推動了紅茶的發(fā)展。
33、2006年5月,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4、2006年5月,武夷山市在福州西湖舉辦“浪漫武夷,風雅茶韻”茶會,此后連年在北京、晉江、廣州、哈濱、深圳、上海、廈門等地舉辦。
35、2007年10月,國家博物館收藏武夷山母樹大紅袍茶葉。
36、2008年5月,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武夷山茶企業(yè)。
37、2008年11月,《武夷茶經(jīng)》出版發(fā)行。
38、2008年11月16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博覽會在武夷山開幕。
39、2009年6月30日—7月4日,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中國茶史詩片《武夷茶文化》熱播海內(nèi)外。
40、2009年12月6日,中華孔子學會會長湯一介教授、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誡法師、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道長緣聚武夷山玉女峰下品茶論道,詮釋“茶和天下”的中華文化精神。
41、2010年11月,武夷山茶文化廣場建成(2008年11月中華茶博園開園。2010年3月“印象大紅袍”正式演出,2010年11月武夷山茶博館展出)。
(肖天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