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武夷巖茶概況 |
||
武夷茶文化系列 |
一、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 二、武夷山是紅茶和烏龍茶的發(fā)源地(世界三大茶類:紅茶、綠茶、烏龍茶) 三、武夷山是中國唯一的茶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四、武夷山是全國茶業(yè)三綠工程示范縣 五、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tǒng)制作工藝及習俗已通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六、武夷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七、獲準使用武夷巖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 八、武夷巖茶獲準使用“武夷山大紅袍”證明商標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 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茶農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構筑“盆栽式”茶園!皫r巖有茶,非巖不茶”,巖茶因而得名。 |
||
武夷巖茶簡介 | |||
武夷巖茶概況 | |||
武夷巖茶相關知識 | |||
武夷茶藝 | |||
御茶園 | |||
茶道茶具 | |||
武夷巖茶保健功能 | |||
茶詩文 | |||
茶葉功效(一) | |||
茶葉功效(二) | |||
茶樹品種 | |||
巖茶基礎知識 | |||
發(fā)展茶葉的重要意義 | |||
茶園管理 | |||
有機茶專輯 | |||
發(fā)展巖茶的優(yōu)勢 | |||
有機茶園的開辟 | |||
農殘限量指標 | |||
武夷巖茶國家標準 | |||
|
|||
|
|||
|
|||
|
|||
|
|||
|
國家質監(jiān)局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辦公室于2月26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武夷巖茶原產地域保護專家審查會,對武夷巖茶原產地域保護申請進行了嚴格審查。與會專家認為,為適應我國加入WTO,武夷巖茶作為民族的精品,實施原產地域保護是十分必要的,建議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和質量技術監(jiān)督等職能部門要重點保護武夷巖茶的名優(yōu)品牌,提高民族傳統(tǒng)精品知名度,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對武夷巖茶的培植、加工、銷售等過程嚴格執(zhí)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規(guī)定及標準要求,突出綠色無公害特色,以保障武夷巖茶精品的聲譽。武夷巖茶原產地域保護申報委員會提出武夷巖茶的原產地域保護范圍,即武夷山市現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分區(qū)為:武夷巖茶名巖產區(qū)和丹巖產區(qū)。 歷代對巖茶的分類嚴格,品種花色數以百計,茶名繁雜最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還有普通名樅如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武夷巖茶馳名世界,跟武夷名樅分不開。武夷巖茶分武夷極品若干號,水仙、奇種各分特級到四級,另加粗茶、細康、茶!,F在武夷巖茶的分級按《武夷巖茶國家標準》。 |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 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茶農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構筑“盆栽式”茶園。“巖巖有茶,非巖不茶”,巖茶因而得名。 武夷巖茶的沖泡,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 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 ,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遍_湯第二泡香纔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xù)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巖茶上品的 氣。更有上者“七泡有余香”。武夷巖茶的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后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
|
|
|||
|
|||
|
|||
|
|||
|
|||
|
|||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武夷山所以蜚聲中外,不僅它的風光秀麗,還在它盛產“武夷巖茶"巖茶之鄉(xiāng),“奇種"、“單種“、“名叢"各具特色,名叢是巖茶之王。這些名叢之中又以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及半天腰最為名貴,又以大紅袍享有最高聲譽,可謂烏龍茶中的“茶中之圣"現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覽,啜飲名叢極品,領略范仲俺詩句: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風飛之意境。(文及圖引自上海閘北圖書館資料)
|
|
|||||||||||||
電話:0599-5152999 手機:(0)13062284455
傳真:0599-8357665 Copyright©2001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