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類似的感受我還是有的。我曾多次參加過杭州”品茶詩會”,1993年還去過宜興市參加過茶文化聯(lián)誼會,都曾經(jīng)“醉”過,并寫過一首《菩薩蠻·茶亦醉人》。
當然,有些人空腹時飲濃茶(尤其是不常喝茶的人),引起胃部不適、心悸頭痛等“茶醉”現(xiàn)象,又當別論。
★ “茶醉”,實際上是一種境界。喝茶喝到了某一種程度,心理上產(chǎn)生了妙不可言的物我兩忘的感受,無以名之,日“茶醉”。
應該說,這種感受可遇而不可求,決不是喝茶的量的多少、時間的長短可以作為計算的數(shù)據(jù)的。而是和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自己的心態(tài)都有密切的關系。那和“茶醉”完全不同,難以測試的。
此文轉(zhuǎn)引了詩人趙樸初的《武夷山御茶院飲茶》,也有好處。實際上趙樸初是深得飲茶藝術三昧的專家也。他既是佛學家,也精通禪與“茶”內(nèi)在的密切聯(lián)系也。
● 在人類歷史上,茶向來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飲料,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而這些功能的的發(fā)揮,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文人學士的獨特領悟及開拓精神,他們尚茶、寫茶,為之陶醉,并發(fā)出由衷的感嘆。洋洋大觀的茶詩文、著述、書畫等,已成為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如此,當代亦然,浙江現(xiàn)已80多高齡的戴盟先生就是一位鐘情于茶文化的詩人,他多年前曾以“詩人不做做茶人”的肺腑之言,表達自己對茶文化事業(yè)的赤膽忠心。近20多年,“先生人品如茶,與茶結(jié)緣,書寫了許多具有精髓灼見的茶事篇章和茶的詩詞,被茶學界和文化界人士譽為‘愛茶詩人’,這是當之無愧的!保ㄍ跫覔P《茶人漫談•序言》)
本文圍繞“茶醉”,因茶壺上“茶亦醉人”四字起興,“遐想”聯(lián)翩:歐陽修、盧仝、趙莒、鄭清之、趙樸初等古今著名茶人的妙句佳詩齊聚筆下。思緒高遠,文采斐然,令人讀有醉味、咀嚼不已,真有“醉翁之意不在茶,在乎品茗之情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