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的評比內容
究竟斗茶都斗些什么內容呢?由宋人蔡襄的《茶錄》可略知一二,斗茶之風很早便由貢茶之地──建安興起,蔡襄稱之為「試茶」,建安北苑諸山,官私茶焙之數達一千三百三十六種,制茶者造出茶來,自然首先要自己比較高下,于是相聚而品評!恫桎洝分刑岬剑骸阜灿c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鈔茶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huán)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沒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蔡襄是品茶專家,以為斗茶不僅是「斗」茶味的色香味,茶盞上不粘附茶水痕跡者才是上品。此外唐庚在所撰《斗茶記》中記載的也提到:「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對斗品論長道短,決出品次!箷羞談到:「不問團鑄,茶貴在新;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剐虏枧浠钏嗟靡嬲,這是很符合科學道理的!督弾纂s志》中記載了一則蔡襄與蘇舜元斗茶的情形:
「蘇才翁嘗與蔡君謨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蘇茶小劣,改用竹瀝水煎,遂能取勝!
故事里提到雖然蘇舜元的茶葉不如蔡襄的好,但他因為用了天臺山的「竹瀝水」煎茶,才勝過蔡襄。
斗茶雖起于建安一帶,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強,趣味性濃,所以很快地被文人士大夫所吸收,在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厭其精,不厭其巧。而斗茶時所出現的白色湯花與黑色兔毫建盞爭輝的外觀景象,茶味的芳香隨茶湯注到心頭的內在感受,不僅能給人以物質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斗茶包括斗香和斗味,由于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評比,所以茶的品第高下自有公正評價。
今日茶葉評比 實斗茶遺緒
這些年來,全省及各產茶省區(qū)所舉辦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古代斗茶的一種延續(xù)。一般角逐時,各地將做工精細,品質最佳的茶葉帶到會場,組成一個由各方公認的評茶大師組成評委會,將各地選送的茶葉密碼編號,評委會成員依次先觀外形、色澤,再逐一開湯審評,聞香品味;然后用手揉摸葉底,評估老嫩?傊,要對色、香、味、形四個茶葉品質構成因子當場逐一示牌打分,最后按高分到低分揭曉,排列名次。也有的采用專家評定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分雙方各按50%計算,然后按總分多少對號入座。
所以,斗茶也可以說是一種茶葉品質的評比方式,它與以精神享受為目的的茶宴內涵是有區(qū)別的。不過,對今人而言,斗茶對創(chuàng)制和發(fā)掘名茶,對促進茶葉學和茶藝的發(fā)展,以及茶葉品質的提升,無疑地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更充實、豐富了品茗藝術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