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九龍窠
熊雄聽說,真正的大紅袍茶樹只剩下六棵母樹了,目前生長在武夷山中一個叫九龍窠的地方。這大紅袍究竟長得是什么樣呢?充滿好奇心的熊雄一路尋來,只見沿途峽谷壁立萬仞,飛瀑流泉如音符般跳躍流淌,滿目青翠之中繁花點綴,還沒有見到大紅袍,熊雄就已經陶醉在這片綠海之中了。
熊雄:這真是世外仙境!大紅袍果然是上天灑落人間的甘露,它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空谷佳人,我猜她應該天生就帶著一股超然世外的仙氣。
熊雄:師父,這個就是大紅袍嗎?這里離那幾顆母樹還有多遠?
茶農:還有100多米吧。
看見挑著茶的茶農,熊雄興奮起來,100米,大紅袍母樹近在咫尺啊。
熊雄:。看蠹t袍!
只見在離地面高約七八米的峭壁上,刻著三個紅紅的大字——大紅袍。
紅字的旁邊似乎是有六株植物,每棵都有二三米高,樹木的周圍還用石頭保護著,那就是大紅袍茶樹嗎?
熊雄:不會吧,那就是大紅袍母樹嗎?跟我想象的相差的好遠,我覺得大紅袍母樹應該是挺拔傲人的感覺,可是它怎么那么低調,甚至還覺得它有點營養(yǎng)不良,真的不可思議,說心里話要不是它旁邊有鮮紅的大紅袍三個字,我路過這肯定不會注意到它,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大紅袍?
就在熊雄倍感失落的時候,周圍的游客騷動了起來,熊雄也發(fā)現有點不對勁。
熊雄:這不是禁止入內嗎?那個人怎么往上爬?夠危險的!難道他就是想和那六顆母樹大紅袍合影嗎?
這個人不顧大家的議論還在繼續(xù)往上爬,爬到那幾棵大紅袍樹旁邊就開始擺弄樹木枝條,又是掰又是掐好像在收拾在家種的盆栽一樣。
大約過了10多分鐘,這個人下來了。
熊雄:你下來了?底下人都以為你這是茶葉呢,沒想到是雜草,為什么你能夠上去啊?
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 副所長 陳思奇:我是武夷山市茶葉局的。
熊雄:這是你的工作,好多人都羨慕你能零距離的接觸大紅袍。
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 副所長 陳思奇:我們經常要上去。
能在這里偶遇茶葉局的工作人員,熊雄覺得機會難得,何不邀請這位工作人員小坐一下,順便問問大紅袍的事。
熊雄:大紅袍母樹只有這有,是嗎?
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 副所長 陳思奇:是!
熊雄:而且只有這六顆,那真的很珍貴。正常情況下它一年能產多少茶葉?
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 副所長 陳思奇:我們以前的小兩是12兩,相當于現在的7、8兩。
熊雄:可是我前兩天看到有賣10萬元一斤的肯定是這顆樹上長的茶吧?
所長:不可能,10萬元連樹葉都買不到。
看見熊雄驚訝的表情,陳所長給熊雄講了一段大紅袍的故事。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毛澤東主席在會見時,送給他四兩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茶葉,時候尼克松滿腹狐疑地問周恩來,怎么只有這么少的茶葉,周恩來總理說:“一點也不少,這差不多是給了你半壁江山了”。被周恩來總理稱之為“半壁江山”的大紅袍就是九龍窠的這六顆母樹產的茶葉。
武夷巖茶產于福建的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所以稱為巖茶。武夷巖茶又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這個大家族當中成員眾多,包括“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等十大名樅,其中大紅袍排在名樅的第一位,是巖茶之王,它的生長環(huán)境常年云霧繚繞,濕度大,日照少,生長的土壤介于爛石與礫壤之間,因此大紅袍的茶葉具有巖骨花香的品質。
這六顆大紅袍在武夷山生長了360多年了,為了保護這六顆大紅袍,在2005年的時候,武夷山市政府進行了最后一次采摘,并于2007年10月10日把最后一次采摘的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正式贈送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國家博物館珍藏茶葉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
陳所長把從母樹大紅袍上剪下的一段枯枝送給了熊雄。
熊雄:上面的青苔都變干了,很有歷史感,值得收藏!不過我有點不太明白,這六顆大紅袍吧,原來每年產茶的時候也只有那么幾兩,2006年以后就更是絕版了,沒有這個茶葉了,可是市面上還是有那么多的大紅袍,你說這是從哪來的呢?
熊雄把自己的疑問和陳所長一說,陳所長很熱情,立刻就為熊雄介紹了一個人。
茶葉研究所 副所長 陳思齊 :我有個老師叫陳德華,他有大紅袍之父的稱號,你要是有什么不明白,問他就行。
到底陳所長介紹的這位大紅袍之父能不能揭開熊雄心中的謎團,又能不能為熊雄買到可心的大紅袍提供幫助呢?
陳德華先生約熊雄在御茶園見面。他徑直把熊雄引到5棵普通的茶樹跟前,熊雄覺得有些奇怪。這位大紅袍之父和這5棵茶樹有什么關系?
熊雄:陳老,他們都把你尊稱為大紅袍之父,是不是你對大紅袍特別了解?
陳德華:那我不敢當,這幾棵大紅袍,現在武夷山所有大紅袍茶樹種源都是從這幾棵發(fā)展起來的。
噢,原來這五棵大紅袍茶樹身份不凡哪!陳德華告訴熊雄,48年前他從農校一畢業(yè),就開始從事茶葉研究工作。1964年的一天,他的一位在福建省茶科所工作的同學來到武夷山對大紅袍進行剪枝實驗,陳德華趁機向同學提出,想要一根大紅袍的枝條做實驗,但是,因為大紅袍母樹的枝條太珍貴了,老同學婉言拒絕了他。不過,陳德華癡心不改,一直到1985年,他終于從省茶科所引回了5棵大紅袍茶苗,盡管這五棵茶苗不是直接來自于母樹大紅袍,但是,它們畢竟是母樹的直系后代,武夷山終于又有了大紅袍!
熊雄:九龍窠那六顆母樹是大紅袍之母,福建農科所的是大紅袍的女兒了,這5棵呢就是大紅袍的孫女了,那現在漫山遍野的大紅袍就是它的重孫子了,對嗎?雖說論輩分是這樣,其實他們的質量應該沒什么變化對嗎?
陳德華:主要看土質,如果和九龍窠的不一樣,就會產生變化,土質決定鮮葉的質量。
因為土質不同,大紅袍的產地又分正巖、半巖和洲茶。正巖茶指的是武夷山核心景區(qū)70公里以內的巖茶,核心景區(qū)外所產的巖茶只能稱為半巖茶,而洲茶則是公路兩邊、溪流兩岸的平地所產的茶。
熊雄:大紅袍都是通過扦插的方式,就是無性繁殖的對嗎?為什么不用花籽來種呢?
陳德華:如果用種子,它會產生變異,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無性繁殖它表現已經很好了,我們就把它保留下來。
講完了這五棵大紅袍茶樹的故事,陳老請熊雄到家里喝茶,熊雄惦記著自己買茶的事還需要陳老支招,于是欣然前往。
陳德華:這個兩種不同的大紅袍,這兩杯你嘗嘗看。
熊 雄:我覺得這杯有淡淡的桂花香,比較純的感覺,看看這個,這個味道有些不一樣,好像沒那么但單純的感覺。
陳德華:你說對了,這個是純種大紅袍。
九龍窠生長的那六棵母樹,因為都是自然狀態(tài)下由種子發(fā)芽生長而成,所以品種,葉型、發(fā)芽期等都不一樣,從植物學上講6株茶樹就是6個品系。純種大紅袍茶指的是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品系無性繁殖栽培后,單獨從這一品系茶樹上采摘鮮葉加工而成的大紅袍。 熊 雄:那純種的大紅袍在市面上賣多少錢?
陳德華:一萬元一斤。
純種大紅袍熊雄領教過了,但純種大紅袍旁邊的這杯茶又是什么呢?熊雄沒想到自己的疑問引出了一個他從來不知道也從來沒想到過的新名詞——商品大紅袍,又名拼配大紅袍。
陳德華先生告訴熊雄,現在武夷山種植了4萬多畝的大紅袍,這4萬畝茶樹都是那五棵茶苗無性繁殖的后代,年產量大約30噸的純種大紅袍。但是,這個數字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大紅袍的獨特韻味,于是就出現了商品大紅袍,或叫拼配大紅袍。
陳德華:武夷山第一份拼配大紅袍是在1985年9月份由茶科所包裝出來的,商品大紅袍就是把當年做的比較好也就是最好的茶葉好多品種拼配起來,拼配是非常正常的一種手法,它可以說是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主要目的還是提高品質。
陳德華給熊雄做了進一步解釋,在大紅袍6株母樹中,通過無性繁殖,已有達到一定種植面積的茶樹有四個品系:北斗1號,北斗2號,奇丹,大紅袍。商品大紅袍指的是從這四個后代品系的茶樹中,選取至少兩個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制作成的茶葉。
雖然概念有些難懂,但和陳老的暢談還是讓熊雄認識到,正因為有了拼配出來的大紅袍,這些舊時王謝堂前燕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多的消費者才有機會品嘗到它。
感嘆之余,一直縈繞在熊雄心頭的那個問題又冒了出來。
熊 雄:純種大紅袍和拼配大紅袍味道還是不一樣,那母樹大紅袍味道是不是更特別,陳老你喝過嗎?
陳德華:因為母樹大紅袍樹齡比較老,口感更濃一些。
熊 雄:那你有么有收藏一些母樹大紅袍的茶葉嗎?
陳德華:沒的收藏,當時采完才2斤多,茶一焙完領導就留一點下來,讓我們品嘗,剩下全部封條封起來交到上面。
拼配大紅袍,讓熊雄重新認識了大紅袍,不同后代品系的大紅袍茶葉拼配在一起就能產生那么奇妙的味道,這真是武夷茶人和大自然共同創(chuàng)造的奇跡。
熊雄:陳老告訴我要想買到好茶,不能光看產地、價格,喝,更重要,來武夷山已經好幾天了,也就在陳老師那兒品味了幾口大紅袍的味道,今天我要再品嘗一些,多見識一些口感,看看哪種適合我的口味。
熊雄:這一杯大紅袍色如瑪瑙 幽香撲鼻,這位小姐告訴我喝大紅袍不能一下就咽下去了,而是要含在口中,輕輕吸氣,讓大紅袍醇厚的味道浸潤舌尖的每一個味蕾,然后再緩緩咽下。(喝一下)品味“大紅袍”猶如仰視一位偉人,大氣凜然,雄渾堅強,就像它生長的地方武夷山之巖。這和在陳老師那兒品嘗的大紅袍感覺又不一樣了。
熊雄:喝到了第三泡,又是一種感覺,要含在口中,像含著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咀嚼體味花香。(喝一下)空谷幽蘭、絕代風華,我一定要找到你。
從陳德華先生那里了解到,完全用某一種品系的大紅袍茶樹制作出來的純種大紅袍,現在也很難買到,但是,通過多方品茶,熊雄已經為拼配大紅袍的獨特口感和醇厚香氣所折服,他下決心要完成兩個任務——親眼目睹母樹大紅袍上的茶葉、買到滿意的拼配大紅袍茶。這兩個任務難度都不小,熊雄他能實現這兩個愿望嗎?
其實,過去一說到大紅袍,我只知道它是一種比較名貴的茶,現在這一路走下來,我對大紅袍有了新的認識,覺得它真的很神奇,對我而言,每天都有不可預知的事情發(fā)生,我的收獲也挺多,驚喜也挺多,只不過買茶的任務還沒完成。今天的節(jié)目就到這里,明天啊,我會去一個更有挑戰(zhàn)性的地方,完成一個了不起的任務,明天同一時間,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節(jié)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