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工夫茶藝》贊
莫賢書
武夷品茗
其樂無窮
武夷茶藝
精美絕倫
窗明幾凈
幽雅環(huán)境
燃香插花
肅靜溫馨
詠詩作畫
琴瑟和鳴
古樸茶具
小巧玲瓏
極品佳茗
款待貴賓
石泉泡飲
烏龍入宮
蟹眼初沸
火候適中
高沖低斟
括沫沐淋
玉液回壺
香馨味醇
關(guān)公巡城
韓信點兵
奉茶敬客
再三品評
四絕俱全
色香味形
清香甘活
引人入勝
巖骨神韻
意會傳神
舌有余甘
活潑清新
細咀慢啜
回味無窮
齒隙留芳
兩腋生風
高雅情趣
崇尚文明
茶
(十六字令)
茶,
碧水丹山粟粒芽。
香醇神韻,
武夷耀中華。
茶,
冰甌雪碗芙蓉花。
清謙蓮靜,和敬道天下。
烏龍茶
福建山秀甲天下,烏龍茶優(yōu)耀中華。
烏表云質(zhì)云表烏,龍騰駕霧駕騰龍。
茶甘神爽神甘茶,著名華夏華明珠。
和章岷事斗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chǎn)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jīng)。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武夷賞茶
——清
袁枚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與盛名,真乃不忝。且可瀹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嘗盡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頂所生,沖開白色者為第一。
武夷山御茶園飲茶
----趙樸初
云窩訪茶洞,洞在仙人去。
今來御茶園,樹亡存茶藝。
炭爐瓦罐烹清泉,茶壺中坐杯環(huán)旋。
茶注杯杯周復始,三遍注滿供群賢。
飲茶之道亦宜會,聞香玩色后嘗味。
一杯兩杯七八杯,百杯痛飲莫辭醉。
我知醉酒不知茶,茶醉何如酒醉耶。
只道茶能醒心目,那知朱碧亂空花。
飽看奇峰飽看水,飽領(lǐng)友情無窮已。
祝我茶壽飽飲茶,半醒半醉回家里。
一九九0年十一月三日
武 夷 茶
清 陸廷燦
桑苧家傳舊有經(jīng),彈琴喜傍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
醒睡功資宵判牘,清神雅助畫論文。
春雷催茁仙巖筍,雀尖龍團取次分。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1)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2),
軍將打門驚周公(3)。
口云諫議送書信(4),
白絹斜封三道。5)。
開緘宛見諫議面(6),
手閱月團三百片(7)。
聞道新年入山里(8),
蟄蟲驚動春風起(9)。
天子須嘗陽羨茶(10),百草不敢先開花(11)。
仁風暗結(jié)珠蓓蕾(12),先春抽出黃金芽(13)。
摘鮮焙芳旋封裹(14),至精至好且不奢(15)。
至尊之馀合王公(16),何事便到山人家(17)?
柴門反關(guān)無俗客(18),紗帽籠頭自煎吃(19)。
碧云引風吹不斷(20),白花浮光凝碗面(21)。
一碗喉吻潤(22),
二碗破孤悶(23)。
三碗搜枯腸(24),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25)
五碗肌骨清(26),
六碗通仙靈(27)。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28)。
蓬萊山(29),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30)。
山中群仙司下土(31),地位清高隔風雨(32)。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33),墮在顛崖受辛苦(34)!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35)?
作者簡介:盧仝(約795-835)唐代詩人。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年輕時隱居少室 山,家境貧困,刻苦讀書,不愿仕進。曾作《月蝕詩》譏諷當時宦官專權(quán)。“甘露之變” 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時年四十歲。有《玉川子詩集》。
注釋:(1)走筆:疾書。孟諫議:即孟簡,字畿道,唐德州平昌(今山東商河以北)人。進士擢第,官至諫議大夫,元和六年出任常州刺史及越州、襄州、睦州等地刺史。
(2)日高丈五:指天已大亮。
(3)軍將:低級武官。周公:周武王之弟,各旦因封地在周,故稱。驚周公:驚起睡夢。
(4)口云:口說。一作“口傳”。
(5)白絹:采用生絲織成的平紋織物。
(6)緘:書信。宛見:好像看到。
(7)手閱:親手收檢。月團:即茶餅。
(8)聞道:聽說。入山里:上山采茶。
(9)蜇蟲:藏在泥土中過冬地蟲。
(10)天子:古稱統(tǒng)治天下的帝王。陽羨茶:產(chǎn)于江蘇宜興。
(11)百草不敢先開花:這里是夸張的筆法。
(12)仁風:溫和的風,即春風。暗結(jié):暗暗形成。蓓蕾:花蕾含苞未開的花。這里指茶芽。
(13)黃金芽:最早發(fā)出的一些茶芽,顏色微黃。
(14)摘鮮:采摘新鮮的茶芽。焙芳:烘焙茶葉。封裹:把焙干的茶葉包裹起來。
(15)至精至好:極好的茶葉。不奢:(茶葉數(shù)量)不多。
(16)至尊:至高無上的地位,此指皇帝。王公:皇帝下面的高級官員。這句是說茶葉供奉皇帝之余就該獻給王公。
(17)山人:盧仝自稱。
(18)柴門:用樹條編扎的簡陋的門。
(19)紗帽籠頭:紗帽罩在頭上(不是當官的所戴之烏紗帽)。
(20)碧云:形容湯色碧綠。
(21)白花:指茶湯的餑沫。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
者為沫,后者為餑,輕細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于環(huán)池之上,……
”
(22)喉吻潤:喉中感到滋潤。
(23)孤悶:孤單煩悶。
(24)枯腸:比喻才思枯窘。
(25)不平:不公平。
(26)肌骨:泛稱身體。清:清爽。
(27)仙靈:神仙。
(28)腋:胳肢窩。習習:微風吹拂貌。
(29)蓬萊山: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之一。
(30)歸去:到蓬萊山去。
(31)司:掌管。下土:大地,指人間。
(32)地位:境地。
(33)蒼生:舊指百姓。
(34)顛崖:高峻的山邊。這句是說許多人因采茶而可能從顛崖上掉下去而喪生。
(35)蘇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說明:凡論茶者,皆好引此詩,多取“一至七碗”之句,俗稱《七碗茶歌》。
|
尚書惠蠟面茶
唐 徐夤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