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
日本在飲食中有許多獨特的禮儀和禁忌。(1)招待客人用膳時,不能把飯盛得過滿或帶尖。當著客人的面不能一勺就將碗盛滿,否則被視為對客人不尊重。(2)用餐時,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滿飯的碗上。因在死者靈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擺成這種形式。(3)給客人盛飯時,禁忌把整鍋飯一下分成一碗碗的份飯,因過去給囚犯盛飯時多采用這種方法。(4)作為客人就餐時,忌諱只食用一碗就說夠了,第二碗飯即使是象征性的,也應要求添飯。因為只吃一碗則寓意無緣。(5)吃飯時禁忌敲飯碗,據(jù)說這是因為人們迷信敲碗聲會招來餓鬼。(6)忌諱往糕上撒鹽和撕拉著吃糕。(7)忌諱在鍋蓋上切東西。(8)忌諱往白水里放湯。(9)著過筷的飯菜和動過口的湯,不能吃到一半剩下。攜帶食物外出郊游時,禁忌把吃剩的東西丟在山里。據(jù)說這是擔心吃剩的東西會招來鬼魂。(10)忌諱把紅豆飯澆上醬湯吃。迷信這樣做會在結(jié)婚時遭雨澆。(11)帶腥味兒的食品禁忌用作祭祀神佛的供品。(12)供過神靈的食品忌諱讓女孩子吃,認為這樣做會使女孩長大后姻緣不合。(13)作為客人就餐時,忌諱過分注意自己的服裝或用手撫摸頭發(fā)。(14)在宴會上就餐時,忌諱與離得較遠的人大聲講話。講話時禁忌動手比劃和講令人悲傷或批評他人的話。(15)在有關(guān)紅白喜事的宴會上,禁忌談論政治、宗教等問題。(16)在較大型的宴會上因故要中途退場時,禁忌聲張,否則會使主人不歡,他人掃興。(17)就餐時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諱含著食物講話或口里嚼著東西站起來,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yǎng)。日本人飲食中的禁忌,在日本的不同地區(qū)或家庭還有許多。譬如有的人家正月忌食雜煮;有的村或部落忌食雞肉或雞蛋等。但是,吃飯或喝湯時發(fā)出聲響,日本人不僅不忌諱反而歡迎。因這種行為往往被認為是用膳者對飯菜的贊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現(xiàn)。
言行中的忌諱
日本人在日常的舉止言談中存在著許多忌諱。(1)日本人在結(jié)婚時,忌諱說“離去”、“切斷”、“分別”、“歸去”等詞語,因這些詞語寓意“破裂”和“姻緣不合”。(2)結(jié)婚時接受客人賀禮后要將容器空著退回,忌諱放入任何東西,以避免“重復”之嫌。(3)平時忌諱赤身露體一絲不掛上便所。(4)最忌諱隨地吐談。(5)吃飯時忌諱往米飯上澆醬湯,禁忌用筷子夾著東西傳遞。(6)到人家做客時忌諱腳踩座席墊。(7)忌諱晚上晾洗過的東西。(8)忌諱把竹簍頂在頭上。(9)睡覺時忌諱腳南頭北,因停放靈柩時一般是頭朝北。(10)忌諱往洗臉水中對熱水。(11)忌諱晚上剪指甲。(12)出外旅行忌諱八日起程和七日歸程。(13)給出生的嬰兒送賀禮忌諱在第七天,因葬禮后的第七天是一七忌日。(14)忌諱無事看別人家的廚房。(15)忌諱在人面前一個人嚼口香糖。(16)建筑行業(yè)忌諱在“三鄰之日”(1、4、7、10月的亥日,2、5、8、11月的寅日,3、6、9、12月的午日)破土動工,因為據(jù)說在這些日子里蓋的房屋會遭火災。(17)商業(yè)部門忌諱說“siri(掏摸)”和“nasi(無)”之類的詞語,盡量把與之諧音的商品改用其他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