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_98在线观看噜噜噜国产_亚洲网日本一区_台湾中文娱乐无码

 → 你當前位置:返回首頁  >>景點介紹                                

 

        武夷山市博物館

 

    武夷山市博物館位于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武夷宮古街南端,一曲溪畔。博物館前身為市文化館文物室。1992年,在市區(qū)原文廟舊址建博物館,1993年2月竣工正式開館,文物室同時撤銷,所管文物移交博物館。博物館總投資140萬元,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5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仿古建筑,有6個展室和文物庫等配套設施。館藏新石器晚期至清末的文物600余件,其中經(jīng)福建省文化廳文物鑒定組專家鑒定的文物525件,有國家二級文物6件。三級文物474件。1996年,為擴大宣傳面,讓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武夷山,認識武夷山,將博物館遷現(xiàn)址,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原建筑轉給武夷山市圖書館。

  新博物館為兩層樓閣式仿古建筑,總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有3個展廳和辦公室、經(jīng)營部、會客廳等配套設施。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為配合武夷山申報"世界遺產(chǎn)",博物館進行了全面整修改版,采用先進展示手段和防范保護措施。博物館門口照墻上是已故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題寫的館名"武夷山市博物館"。大門兩側楹聯(lián)取自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的詩句"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館內分歷史文化陳列室和自然陳列室。歷史文化陳列室有樓上樓下兩個展廳,各240平方米。樓下展廳為歷史文化的第一部分"人文歷史的發(fā)祥",展示武夷山早期開發(fā)歷史,時間起源于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的漫長年代。主要展出文物有一號架壑船棺、虹橋板及棺內陪葬品(復制品),新石器時代的遺物石石奔、石斧、石箭石族、石網(wǎng)墜,還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模型和架壑船棺葬的縮小模型及大型圖片。樓上展廳分"閩越王城的崛起"、"理學文化的鼎盛"、"巖茶佳茗的神韻"三部分,展示武夷山獨具特色的閩越文化、理學文化、巖茶文化。主要展品有閩越王城模型,古漢城遺址出土文物陶器、鐵器,宋遇林亭窯址出土黑釉盞以及西漢迄至清代的各種出土文物等。自然陳列室展廳140平方米,?quot;武夷山屬于世界"、"碧水丹山一幟"、"世界生物之窗"、"讓武夷永葆青春"四個部,以大量的圖片和動植物標本展示武夷山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博物館還設"武夷工藝"展廳,展示銷售古玩、玉器、字畫等。

  武夷山市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發(fā)掘、整理、研究、保護和開發(fā)利用的事業(yè)機構,而且是武夷山市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弘揚武夷山歷史文化和激發(fā)人們愛我武夷的熱忱上,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武夷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chǎn)地以后,作為世界遺產(chǎn)精品展示中心的市博物館備受世人所矚目,參觀博物館的中外游客接踵而至。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鐵映、朱镕基、姜春云、錢其琛、吳階平、王光英、李瑞環(huán)、周光照、吳儀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何厚鏵等先后到博物館視察指導。開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游客數(shù)十萬人次。

 

 

 

 

 

返回首頁 | 關于國旅  | 聯(lián)系我們 | 公司榮譽 | 網(wǎng)上預訂 | 交通指南

©2000-2008 版權所有 武夷山中國國際旅行社 www.513cits.com 版權所有
公司地址: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觀景路35號   郵編:3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