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瑞榮 楊明
得天獨厚 歷史悠久
武夷巖茶生長在風景秀麗、挺拔奇?zhèn)サ拈}北武夷山。這里海拔大都在幾百米,最高達2000多米,山中云霧繚繞,日照很短,地質(zhì)屬丹霞地貌,土系沙質(zhì),給奇茗生長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據(jù)記載,早在唐朝元和年間,就有采制武夷巖茶之說,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武夷巖茶的品種多達360多種。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及港澳臺同胞,都把品嘗武夷巖茶作為一種雅興和享受,不少老華僑談起武夷巖茶更是津津樂道。
巖茶加工非常精致,要經(jīng)采、曬、捻、焙、剔等繁多的工序,這些工序要掌握得恰到好處,不允許有絲毫馬虎。
飲品武夷巖茶是很講究茶具的,泡茶用的茶壺一般都小如香椽(村子)、茶杯如胡桃。壺小泡出茶湯來,既濃又少,把杯上口,不忍一飲而盡,只好細細品嘗,芳味撲鼻,舌有余甘,這樣才能品嘗出武夷巖茶的韻味。武夷巖茶品種甚多,經(jīng)茶師開導和反復品嘗才能略辨不同味道。初入口時,雖覺苦澀,但亦有清濁之分,濃淡之別。奇種茶苦澀,較清淡、柔和,隨之而來的甘甜也較清淡。
水仙茶卻濃烈,而后亦備覺苦洌爽口。
肉桂茶則介乎兩者之間,似乎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從武夷山 到凍頂山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隨著大陸漢族同胞向臺灣移民的增多,種茶技術、制作技術也從福建傳到了臺灣。在臺北縣文山種植后,又隨移民向南發(fā)展而逐漸擴大,分布至桃園、新竹、苗栗、南投一帶。最盛的1960年,臺灣茶葉栽培面積達48432公頃,全省茶農(nóng)約2.7萬余戶,畝產(chǎn)約65公斤,70%~80%外銷,其烏龍茶最著名的是“凍頂烏龍茶”被視為茗中極品。
凍頂山在臺灣南投縣鹿谷鄉(xiāng)東南,為鳳凰山的分脈,蜿蜒數(shù)十公里,目前所稱的“凍頂烏龍茶”產(chǎn)地,包括屬于鹿谷鄉(xiāng)的彰雅村、永隆村、鳳凰村、廣興村等。
凍頂山雖名凍頂而四季如春,年平均溫度為20攝氏度,常年多霧,日照較短,土質(zhì)為紅土,最宜茶樹生長,其天然環(huán)境與福建武夷山可相媲美。
凍頂茶是120年前從福建武夷山移植去的。據(jù)記載,清咸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臺灣南投鹿谷鄉(xiāng)有一位林鳳池先生,自幼聰慧,勤學不倦,由當?shù)馗咐腺Y助,來福建省考試,中了舉人。當他衣錦還鄉(xiāng)時,閩省林氏宗親設宴慶賀,并邀請其到武夷山游覽。林鳳池看到這里碧水丹山,風景秀麗,武夷山的“烏龍茶”馳名中外,便乘興來到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小憩,拜訪該寺方丈。說明自己是臺灣的鹿谷鄉(xiāng)人,想購買武夷山茶苗返鄉(xiāng)贈與鄉(xiāng)親,以報故鄉(xiāng)父老養(yǎng)育之恩。林鳳池誠摯的話語感動了老方丈。老方丈隨之贈送武夷“青心烏龍茶種”茶苗36株,囑咐說:“此為夷陵烏龍茶佳種,希細心照顧,如能分栽廣植,則子孫享用不盡?!被剜l(xiāng)之后,林將攜回的茶苗24株分送給竹林村等地種植,均未成功,另12株送給凍頂山的林三顯先生種植成功,其后逐漸繁殖成園。因其品種優(yōu)良,加之精心栽培,附近農(nóng)民均向林先生移苗廣植,成就了今凍頂名茶產(chǎn)區(qū)。
[FS:PAGE]
精湛茶藝 享譽寶島
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發(fā)展,武夷茶香連兩岸。1986年9月,出席“閩臺茶葉學術討論會”的臺灣代表團一行14人在團長、臺灣大學教授、著名茶葉專家吳振鋒率領下,專程赴武夷山進行為期3天的尋根考察。吳老教授還倡導舉辦了國際“無我茶會”,在武夷山先后舉辦了3次,分別在臺灣地區(qū)和韓國、日本舉辦過1次,把中國茶文化交流到全世界。1999年臺灣TVBS無線衛(wèi)星電視臺派專人在武夷山拍攝《武夷茶文化》專題片;2000年7月,又派記者赴武夷山參加“2000年中國武夷山茶文化節(jié)”,參加茶王拍賣會,走訪茶農(nóng),考察拍攝了武夷山茶之旅。臺灣媒體頻繁的報道,使臺灣茶葉業(yè)人士更加向往武夷山,臺灣南投縣鹿谷鄉(xiāng)鄉(xiāng)長,曾多次帶領本鄉(xiāng)茶農(nóng)赴武夷山參觀考察,他們深情地說:“我們?yōu)椤畠鲰敒觚垺瘜じ鶃砦湟?,武夷是臺灣‘凍頂烏龍’的祖地,武夷巖茶是兩岸茶文化交流的紐帶。武夷、鹿谷,同是茶鄉(xiāng)兩地,更是中華民族的根?!蔽湟纳绞邢群?次應臺灣觀光協(xié)會的邀請,于1997年9月和2002年8月,由市領導率武夷山茶文化藝術團赴臺,參加臺北一年一度的中華美食展。武夷山茶文化藝術團,每天3場的武夷茶藝表演吸引了無數(shù)的觀眾,許多觀眾現(xiàn)場看過后還意猶未盡,用家庭攝像機攝下茶藝表演的全過程回家細細品味。每場演出,場場爆滿,成為臺北美食展一道亮麗風景線。一位連看3場的臺灣茶藝人士說:“想不到武夷山有這樣高品位的茶藝!”稱贊他們是弘揚武夷茶文化的使者,臺北中華美食展籌委會授予茶藝表演團“技藝超群獎”獎杯,以答謝武夷山藝術團為兩岸的旅游觀光事業(yè)及文化交流等作的貢獻。臺北的《民生報》、《太平洋日報》及有線電視臺以大篇幅報道了武夷茶藝在臺表演的盛況,稱贊武夷茶藝表演,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而且表演技藝古樸典雅,把武夷巖茶的韻味融于茶歌舞、茶藝、茶道之中,使觀賞者如癡如醉,達到醉身忘我,和氣融融的境界,武夷茶藝享譽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