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山,下午終于可以玩水了。所謂的“漂”,一種雙排竹筏做的漂流工具,一根竹竿便可自九曲溪撐個來回。九曲十八彎,山環(huán)著水,水映著山,岸邊水鳥鳴翠,溪中紅鯉搖漪。想起張之洞的一妙聯(lián):“樹影橫江,魚游枝頭鴉宿浪;山色倒海,龍吟巖畔虎眠灘!币频竭@里,也有幾分意境。劃竹筏的艄公是景區(qū)周邊的農民,耳熟能詳地向游人介紹景區(qū)的傳說,也能穿插一些雅俗共賞的小笑話,愉悅游人,我們樂了,因此給了他一些小費,換來他更熱情周到的服務,不時停下來幫我們拍照。興之所至,我也清清嗓子唱了一曲家鄉(xiāng)的小調——《龍船調》,里邊有兩句詞:“妹娃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逗樂了對面竹筏上不相識的朋友們,他們紛紛和著“我來推你嘛”,呵呵,引起一陣歡愉的笑聲,回蕩在青山綠水間。大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還可偶見兩岸崖上的懸棺,棺木是船形,因此也叫“船棺”,據說裝的是古時部落首領的遺骸,還有一些陶罐之類的陪葬品。據考古專家考證,船棺,形狀獨特,在全國各處懸棺中屬獨一無二的了。有些驚奇的是,這樣陡不可攀的崖壁,古人是怎樣將棺木運送上去的?這是一個謎,也為武夷山的自然風光增添了一些歷史的神秘感。
賞的是風景,游的是心境。平素關在鋼筋水泥的堡壘里久了,便渴望偶爾到大自然中走走,舒絡一下筋骨,就著閑適的心情,尋找一些親近山水的樂趣。何況我們此番是集體出動,三十人同行呢?三十人的快樂疊加到一起,快樂便翻了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