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匯師學校 王子歆
今年春天,我隨爸爸媽媽去了武夷山。據(jù)說武夷山是由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彭夷造出來的,因此得名——“武夷山”。我一直聽說那里的景色很美。因此,對這次游程我充滿期待。
來到武夷山的第一天,我們?nèi)チ饲帻埓笃俨。它座落于武夷山大峽谷生態(tài)公園的西側(cè),被喻為“森林氧吧”。它長約200米,落差約120米,是階梯式瀑布,有3層。青龍大瀑布雖然沒有廬山的三疊泉瀑布那樣宏偉,但卻給人一種清秀的感受。伸出雙手接一把水花,撲在臉上,涼絲絲的,可舒服了。
下午,我們來到一家茶樓品茶。說起武夷山的茶葉,那可是遠近聞名。最有名氣的是“大紅袍”。它是一種紅茶,滾燙的熱水沖泡進盛好茶葉的茶壺,立即清香四溢,一陣濃濃的茶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據(jù)導(dǎo)游介紹,“大紅袍”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天心廟的老方丈,用生長在九龍巢的神茶治好了一位進京趕考舉子的病,后來舉子得中狀元,為感謝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脫下身上的大紅袍披在神茶樹上,后人便把這神茶樹取名“大紅袍”。
第二天,我們準備出發(fā)去玩“九曲溪漂流”,最有趣的還得數(shù)它了。登上竹筏,從“九曲”開始漂流,竹筏一直在溪面上慢悠悠地搖晃前行,怪不得叫“漂”流呢。 “溪水清澈,應(yīng)該有很多魚吧。 ”心想著,我便拿出餅干,喂起魚來。餅干一拋下去,就有一條小黑魚捷足先登,一下子竄了出來,一口吞下這塊餅干。接下來,魚越來越多,爭先恐后地搶著。怪不得,筏工們都說這里的魚好釣,還把這溪里的魚稱為“餓魚”!按恕梆I”非彼“鱷”! ”
九曲溪的石頭很多,奇形怪狀,蔚為壯觀。最大的一塊石頭就是“仙人曬布石”了。據(jù)說,這是挑擔大仙用來曬布的石頭,上面還有挑擔大仙曬布時留下的“手印泥”。
第三天,我意猶未盡地離開了武夷山,這里的風景美不勝收,感謝大自然給我們?nèi)祟惲粝逻@么美的風景,我們只有保護環(huán)境,才能擁有美好、和諧的家園。
點評:
本文是一篇旅游散記,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武夷山的風光與景色,如在眼前。對武夷山的得名、“大紅袍”茶、“仙人曬布石”等各種傳說介紹饒有趣味,“九曲溪漂流”和喂魚那段尤其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