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飄兩岸 茶人一家親
----武夷山與臺灣茶文化交流頻繁活躍
第二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將于11月16日至18日在武夷山隆重舉辦,此前,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書記郭躍進率團前往臺灣,邀請臺灣茶界知名人士前來參會,得到積極響應。武夷山與臺灣,大紅袍與凍頂烏龍,可謂同根同源,一脈相承,這是茶博會吸引臺胞目光的關鍵,兩岸茶文化交流也以武夷巖茶為紐帶,呈現(xiàn)勃勃生機,前景十分廣闊。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1984年9月17日報道,臺灣知名人士謝東閔在暢談臺灣茶葉史時說,臺灣凍頂烏龍茶是從福建武夷山跨海移植臺灣的。一部臺灣的茶葉史,也就是臺灣與大陸血肉相連的見證。地處臺灣南投縣鹿谷鄉(xiāng)東面的凍頂山,四季如春,年均氣溫為攝氏20度,常年云霧繚繞,土質為紅土,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其天然環(huán)境與武夷山可相媲美,武夷巖茶也就成為臺灣凍頂烏龍的“祖先”。臺灣盛產(chǎn)茶葉,以烏龍茶為最大量。隨著茶樹和茶葉傳入,制作技術和茶俗也慢慢傳入島內。臺胞喜歡喝茶,十分講究茶的品質,沖泡藝術及飲茶環(huán)境,還盛行以茶會友,客來敬茶的傳統(tǒng)禮儀,并一直傳承著我國優(yōu)秀的茶文化。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武夷山與臺灣的茶文化交往呈日趨活躍之勢,武夷山茶文化節(jié)、茶王賽、國際無我茶會、茶藝茶歌舞表演等活動不僅吸引了大批臺灣前來一睹風采,這些茶俗也在臺灣真情演繹、發(fā)展著,弘揚了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
早在1986年9月,出席“閩臺茶葉學術討論會”的臺灣代表團一行14人,就在臺大教授、著名茶葉專家吳振鋒率領下,專程到武夷山進行為期3天的尋根考察,他還倡導舉辦國際“無我茶會”。10多年來,已在武夷山成功舉辦3屆,其余在臺灣和日、韓舉辦,把武夷山茶文化交流到世界各地。1999年臺灣TVBS無線衛(wèi)星電視臺派專人在武夷山拍攝《武夷茶文化》專題片;2000年7月,又派記者赴武夷山參加“2000年中國武夷山茶文化節(jié)”,參加茶王拍賣會,走訪茶農,考察拍攝了武夷山茶之旅。臺灣媒體頻繁的報道,使臺灣茶葉業(yè)人士更加向往武夷山,臺灣南投縣鹿谷鄉(xiāng)鄉(xiāng)長,曾多次帶領本鄉(xiāng)茶農赴武夷山參觀考察,他們深情地說:“我們?yōu)椤畠鲰敒觚垺瘜じ鶃砦湟模湟氖桥_灣‘凍頂烏龍’的祖地,武夷巖茶是兩岸茶文化交流的紐帶。武夷、鹿谷,同是茶鄉(xiāng)兩地,更是中華民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