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為了讓我直觀地感受到制茶的整個過程,帶了正山小種的茶青回來做茶。姚老講搖青可是個學(xué)問,練基本功的時候,總練搖鞋子,鞋子能夠均勻地在水篩上行走了,才能搖茶青。搖青是三個小時搖一次,第一次搖青結(jié)束之后,姚老拿出了他押箱底茶——68年他親手研制的正巖茶。姚老認真嚴謹?shù)亻_啟這包所剩不多的茶葉,取出一泡之后,又按照拆痕折上,袋子上拆痕處的訂孔記錄著一次又一次茶遇知音的共享,這泡陪伴姚老近幾十年的老茶,留下了若干個值得茶人回憶的故事。在我心品這一醇厚、飽滿、順滑、無味至葉的茶的同時,更真實地領(lǐng)受著老人家的茶人境界。
第二天我們要乘早班的飛機回沈陽了。凌晨三點鐘我們掀開房門去看茶青,因為我希望能跟姚老共同做一泡茶,也是這次武夷山之行的驕傲及意義。一出房門,我就看到動人的畫面。姚老和孫女,一位勤奮好學(xué)的小茶人,正在搖青,一老一小,還有這一水篩的綠。姚老五十多年去過多少茶山,做過多少茶,然而就在這即將迎接黎明的深夜,他依然珍視著這一水的綠葉,他愛茶愛得至高無尚,偉大從愛一片葉子開始。
清晨,姚老又要去茶葉總廠評茶。為了讓我們盡快趕路,他在去茶廠的路口就下車了。一瞬間,離別思緒讓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上來,不能自己。我很想下車送送姚老,但我又怕我的樣子讓我和大家都尷尬。平易、寧靜的姚老不會理解他帶給我的感動與震撼。我只能隔著淚水望著姚老那堅定的背影,我內(nèi)心深深地向老人家鞠了一躬,致以茶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