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開貞,乳名文豹,號尚武。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zhèn)人。著名現(xiàn)代文學家。
郭沫若生于茶鄉(xiāng),曾游歷過許多名茶產(chǎn)地,品嘗過各種香茗。在他的詩詞,劇作及書法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珍貴的飲茶佳品,為現(xiàn) 代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絢麗的光彩。
郭沫若在11歲時就有“閑釣茶溪水,臨風誦我詩”的句子。在1940年,與友人游重慶北 溫泉縉云山,所作贈詩中,也以茶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詩曰:
豪氣千盅酒,
錦心一彈花。
縉云存古寺,
曾與共甘茶。
四川邛崍山上的茶葉,以味醇香高著稱。據(jù)傳,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曾在縣城開過茶館。1957 年,郭沫若作《題文君井》詩:
文君當壚時,相如滌器處,
反抗封建是前驅(qū),佳話傳千古。
今當一憑吊,酌取井中水,
用以烹茶滌塵思,清逸涼無比。
后來,當?shù)夭鑿S,便以“文君”為茶名,創(chuàng)制了“文君綠茶”。
1959年2月,郭沫若陪外賓到杭州, 在登孤山、六和塔和花港觀魚后,來到虎跑,他以詩紀游,這樣吟到:
虎去泉猶在,客來茶甚甘。
名傳天下二,景對水成三。
飽覽湖山勝,豪游意興酣。
春風吹送我,嶺外又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