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文人茶道也日趨成為其中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宋代文士熱衷茶道,品茗時論經說道,調琴對弈,賦詩作畫,使之成為兼融諸般藝術的綜合文化活動形式。文人茶道蘊涵著異常豐富的文化資源,難以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所以本文擬從茶的主要社會功能入手,略探宋代文人茶道中的一些基本文化內涵。文人飲茶不僅將茶當作飲料,還把它作為保健品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和科學的飲茶養(yǎng)生理論。同時士大夫還有意識的將飲茶同“修身修德”聯(lián)系起來,在飲茶的過程中陶冶心性,提高個人修養(yǎng),不斷賦予茶道以更高的精神追求,推動茶文化向前發(fā)展。飲茶也是士大夫生活中隨意的享受。他們推動飲茶向審美化、藝術化的方向演進,成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審美活動。
宋代文人茶道初探
【摘要】“茶興于唐,而盛于宋”,文人茶道也日趨成為其中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宋代的文人尤好品茗。他們在奮斗進取時,以茶怡情,以茶舒展自我;在仕途不暢時,以茶慰藉心靈。文人茶道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蘊涵著異常豐富的文化資源,難以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因此本文擬從茶的主要社會功能入手,略探宋代文人茶道中的一些基本文化內涵,探討它在養(yǎng)生、修性、娛情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宋代 文人 茶道
仙山林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1) 蘇軾的名句流傳千年,道出了千百萬愛茶人的心聲。茶生于靈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澤,蘊天地之精氣,四季皆綠、逢春而發(fā),競吸百花香藹,飽啜山川精英。它作為解毒的良藥,健康的飲品進入到人類生活之中,人們在對其自然品性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茶味苦而甘,香濃而不烈,茶性清淡、質樸,幽雅清芬,且性潔而不染塵俗,同人性中清虛和穆、簡淡恬靜的一面具有相近的地方,因而在某種契機下茶的自然本性同人文精神結合在了一起。使得煮茶這種基本物質生活,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生理上的享受、更凝聚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化為一種藝術的追求、心理上的享受,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茶文化。

|